为扎实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进一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4月20日,在第28个世界读书日即将到来之际,马克思主义学院2021级硕士生第二党团支部联合后勤服务集团物业管理中心党支部、环境学院环科系硕士第一党支部在仙林校区诚园1栋“南青格庐”举办主题读书分享会,交流互鉴,共同研习。
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当代中国人的交互性影响和身份建构,可以从政治身份和文化身份的角度洞悉。相比而言,两种理论的差异主要体现在时代性上,即他们分别是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时代的产物。同时,两种理论又存在超越时空局限的思维上的共性,这是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深层文化逻辑。我们应当在社会发展的宏观层面接受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在微观层面大力吸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个人道德和身心的滋润。推进“第二个结合”,决不能只是返回四书五经,找几句经典进行新的阐释,归根结底应当积极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切实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让马克思主义牢牢扎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沃土,推动“第二个结合”不断开拓新境界。
——马克思主义学院 徐潇
《中国现代化论》
《中国现代化论》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观察百余年来中国现代化历程的视角。最初,中国的现代化步履维艰,只能以一种低度的状态发展,那时的中心任务是实现民族独立,为自主性的现代化建设确立必需的前提性条件。继之,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为标志,我们开始自主性的现代化建设。经过艰苦卓绝的探索和奋斗,到21世纪初,中国实现了初步的现代化起飞,社会的方方面面获得巨大进步,在世界范围内的话语权以及影响力也与日俱增。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们用短短几十年时间走完西方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从“现代化的迟到国”跃升为“世界现代化新的增长极”,成功破除了现代化等于西方化的迷思,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从精雕城市肌理、重构商业氛围的“小店计划”,到融汇创新巧思、重塑生产流程的大国重器,无不勾勒出中国式现代化在江苏昂扬向前的生动画卷。现代化宏观进程带来的点滴变化,就在你我身边。
——马克思主义学院 丛政
“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一个重要的议题。伴随着经济增长、人口增加和科技进步,人类对自然资源的需求呈现爆炸式增长,这给自然环境带来巨大的压力。而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家园,是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民族复兴的题中应有之义。这需要我们转变发展方式,坚定不移推进绿色低碳发展,促进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转型升级,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良性互动。在实践中,我们可以通过使用清洁能源、回收循环利用等手段,积极推进绿色发展。同时,还需要加强环保监管和法规制度建设,强化公众环保意识,做好生态文明建设的宣传和教育工作。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我们必须重视和努力实现的目标,通过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可以让经济发展更加可持续,让人民生活更加美好,为构建一个美丽、幸福、和谐的中国作出积极贡献。
——环境学院 张琳钰
最后,物业管理中心仙林学生公寓经理罗俊表示,各位老师和同学的分享准备精心、思想深刻,让人充分品悟到书籍和知识的力量。祝福大家在未来的生活中,书香为伴、破浪扬帆。其他与会老师和同学也分别就感兴趣的书目进行分享。
阅读是人类获取知识、启智增慧、培养道德的重要途径,可以让人得到思想启发,树立崇高理想,涵养浩然之气。通过此次读书分享会,与会同志加深了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解,坚定了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征程上建立新功的信心和决心。
(供稿:马克思主义学院2021级硕士生第二党团支部)